_人民币是这样对内贬值的(值得大家细看)
clash官网 clash for windows clash
来源于 http://www.newge.com/bbs/board.asp?BoardID=12
人民币是这样对内贬值的
经济是一具活物,任何扭曲都不能长久,并且要为扭曲付出代价
乍一看这个题目,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写错了。人民币应该面临巨大的“升值”压力,何来贬值而言。不错,对外升值,对内贬值。
事实上,所谓的升值贬值,其实是两个概念。一是对外,国际市场上,人民币vs美金将要升值。二是对内,路边大排档,人民币vs大排面将要贬值。分析如下:
有一个很重要的公式,作为我们一切分析的基础:美元报价二人民币报价x汇率。好比一只中国产的茶杯,价格4元人民币,人民币汇率8.27,则该只茶杯卖到美国,报价约为0.5元美金。如今美国抱怨中国货太便宜,0.5美金的价格实在令美国人难以竞争。
有些人翻来覆去地总是强调,如果汇率升值至1:5,则美元报价自动涨至4/5=0.8美金,也就没什么竞争力了。而事实上,等式的右边有二项,汇率和人民币报价。美国人还有另一种方法,如果让中国通货膨胀,中国产的杯子要卖到7元一只,则7/8.27=0.8美金,一样也没有什么竞争力了。通货膨胀和人民币汇率,美国只要能操纵一项,就能使中国货变得更贵,也就达到他们的目的了。
通货膨胀说来就来,一夜之间,物价就涨上去了,电煤石油有缺口了,经济就过热了。是什么导致经济过热,按一些官员的口径,是汽车、钢铁、电解铝等行业的过度投资。但接着问下去,过度投资的根源,是价格上涨。价格上涨的根源,是需求过热。需求过热的根源……官员就瞠目结舌,答不上来了。
在8.27汇率下,美国人的一个手段,就是用尽量多的美金,来冲击人民币体系。固定汇率类似于一种“坐庄”系统,当卖盘太多时,“庄家”就必须要进场,维持价格。美国人抛多少,中央银行就要接多少,不然你这个8.27就名存实亡了,也达不到资助出口企业的目的。
在过去的一年中,美国大量的热钱涌向中国。由于中国的基本面很强,美国财团充满信心,投机资金源源不绝。年终总结,中国大约每天买进5亿美金,一年累计买入了1600亿美金。今年1—6月份,短短的六个月,又再买入了近700亿美金之巨。使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,达到了4706.39亿美金。从理论上来讲,央行的接盘能力是无限的,当手中一些有限的流动资金用完后,央行可以开动印钞机,大量印制“新钱”,接下美金。但新钞一发,后患无穷。美国人就是要这个效果。当大量新印制的人民币流入市场,将导致物价系统的灾难。
中国的商业银行,放大系数约为2.5—3.5。中国去年的M2货币总量,由18万亿增长到了22万亿。总的来说,如果没有美金潮,放贷额甚至是缩减的,商业银行甚至是惜贷的。所谓信贷失控,纯属无稽之谈。
但即使新增4万亿货币总量,对一个GDP总量约为10万
亿的经济体,仍然太大太大。一下子多了这么多新钱,物价岂能不涨?
物价一涨,生产企业岂能不大干快上,尽量多快开工。这就是所谓的经济过热。引用格林斯潘的一句话,“如果他们(中国)坚持不升值,他们自己的货币就会出问题。”
鱼与熊掌不可兼得。是选择固定汇率,还是选择稳定物价呢。政府的态度很明确,固定汇率是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。
事实究竟怎样,还是先讲清楚,二种不同的选择,谁是受益者,谁是受害者。
如果汇率上涨,则受益者是人民币持有人,也即是十三亿老百姓。你可以很轻松地去加勒比海滩度假,去希腊看奥运会。而如果汇率不涨,国内通涨的话,受益的是政府和银行。作为最大的债务人,几万亿的坏帐将相应缩水,从而更容易偿还。政府将获得大量的铸币权,以应付财政开支。我同意就总体而言,国家利益、填补银行总比海滩度假要重要得多。
本轮热钱潮的另一个奇怪现象,游资收购的是房地产,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股票与债券。
国际换汇资金,讲究的是光速划拨。要求高流通,低风险,固定收益。从这个角度讲,债券是最好的选择。一些短期债票面受益率,甚至成了一国汇率的基准。
相对而言,股票都不受宠。因为股票波动还是太大,而且收益率也不确定。至于房地产,一般而言根本不是游资的选择。房地产的流通性实在太差,而且千房千面,每一套房源都要单独评估,单独销售,简直是游资的噩梦。
真正的原因,还在于公式“美元报价:人民币报价x汇率”。经济是均衡的,好比两道水闸,水位最终会渗透到同样高度。但到底是“人民币报价”变动,还是“汇率”变动,游资心中仍没有底。事实上,坚守固定汇率的决心,也是不容小觑的。最好的选择,就是购买中国房地产。一旦8.27的汇率不变,而是中国内部通货膨胀,房产会随物价上涨。无论是汇率涨,还是物价涨,房地产两相得宜。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。从目前看,8.27牢不可破。简单地将美金兑换成人民币现金,“初级投机者”们,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。
从宏观经济讲,中国是越来越像上个世纪80—90年代的日本。中国和那时的日本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,都希望用较低的汇率来补贴出口,都同样面临外汇储备急剧增加的情况,都不得不解决外汇占款引发的通货膨胀。
怎样在货币泛滥的情况下,继续保持出口竞争力,从而将出口导向型经济,维持尽量长的时间。日本的对策方针是,进一步扭曲国家价格体系,让不出口的东西都涨价,让出口的东西都不涨价。
日本的葡萄,可以卖到1美金一粒,日本的西瓜,可以卖到30美金一个。但无论如何,都比不上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夸张。房地产是一个很好的部门,或者说,房地产是一个典型的“内销”型部门,为房地产买单的,99%都是国内百姓。很多人都认为,房价过高,会导致一个城市商务成本过高,丧失竞争力,其实这是一个误解。在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中,房地产和员工房贴,只占总成本的8%,甚至还比不上一些公司的电话费。而房地产的价格,99%是由本地百姓来负担的。在这剩余的1%中,还要分工业地产、商业地产和民用地产。普通城市的住宅楼可以很贵,但工业用地可以很便宜。政府可以有意识地补贴,土地也是要分种类的。而正相反的,政府可以从房地产中获得大量的税收,获得大量的财源。用这样一笔巨额财富,政府可以用来造机场,造码头,改善基础设施,或者高额出口退税,或者提供优惠项目。
房地产事业,是一种典型的“以内贸补贴外贸”。用国内老百姓的负担,来补贴出口竞争力。甚至可以说,房价越高,出口竞争力越强。日本的老路是低汇率,导致外汇储备急剧增加,引发通涨压力,而政府将通涨压力引向房地产,让国内百姓为此买单,外贸出口业始终不受损伤。
日本出口一台彩色喷墨打印机,大约价值750元人民币。对中国一年出口10万台,大约总价值7500万人民币。当东京一套很普通的公寓,其价值和出口一个国家的打印机相等时,东京的房地产崩溃了,扭曲的价格体系再也无法维持。日本的土地是全世界最昂贵的,日本的出口是全世界最强的。即使经过了一次崩溃,无论国内民生痛苦指数如何,仅就出口而言,日本仍是全世界最强劲的国家
经济是一具活物,任何扭曲都不能长久,并且要为扭曲付出代价。中国为追求出口优势,人为地扭曲人民币汇率。无论人民币升不升值,只要背离基本面,美国都能从中找出弱点,并借而打击人民币,若走日本老路用房地产宣泄通涨压力,则能人为地延长汇率扭曲。但如果中国长期坚持固定汇率,对外不升值,最终会导致对内贬值。
版权声明:
作者:admin
链接:https://blog.douyindian.cn/2024/12/05/renminbishizheyangduineibianzhidezhidedajiaxikan/
来源:抖音点见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共有 0 条评论